4月18日,学校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基地,通过现场教学、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开展了“感受农耕文化,体验劳动之美”第十一期成长沙龙。沙龙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承办,邀请沈阳农业大学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基地负责人、李天来院士团队副研究员马健作为主讲嘉宾。学校30余名师生走进沈阳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智慧大棚与昆虫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体验,零距离触摸现代农业的科技脉搏,感悟传统农耕与现代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农业种植大棚内,成排的蔬菜悬浮生长于立体栽培架上,根系浸润在营养液中,无需土壤却能实现高产。马健表示,该大棚采用水培模式,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调控营养液配比、光照强度及二氧化碳浓度,作物生长周期较传统种植缩短很多。随后,师生们走进昆虫博物馆,馆内陈列的昆虫标本与活体展区令同学们目不暇接,同学们可近距离了解不同种类昆虫物种的习性,还能通过互动屏幕聆听模拟昆虫发声。
此次成长沙龙不仅是一场实践教学,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政课堂,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师生们见证了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的跨越,也领略了“小昆虫”背后的大世界,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刻体会到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未来将更加关注农业与生态保护领域的发展。
撰稿:白皓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