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筑节能 弘扬科学发展 促进绿色改造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赴辽宁省“公共机构建筑绿色改造成套技术应用效果调研分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实践团队任务部署
掌握公共机构建筑现状,挖掘节能潜力,推动公共机构建筑绿色改造成套技术的建立和完善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首要出发点。
7月19日,于水老师在工作室向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王衍贺和副队长才晓旭传达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调研内容及任务安排。此次会议为调研工作准备的内容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和汇报并为接下来的调研活动进行了部署。
首先,团队队长就调研问卷内容及方式向于水老师进行了汇报。调研问卷就项目基本概况、建筑基础情况、环境及公共设施类基础情况、建筑设备情况这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将原有建筑和已改造后的建筑进行了比较,为后续数据处理和节能改造效益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于水老师又针对调研问卷中的定性及定量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完善了调研问卷的内容。最后,于水老师向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和副队长介绍了即将开展的调研活动内容和调研对象,并宣布调研活动于7月22日正式启动。
7月21日,社会实践团队在A2—2楼展厅召开了首次全员会议。会议期间,队长王衍贺就这次赴辽宁省“公共机构建筑绿色改造成套技术应用效果调研分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其中包括:调研对象、调研方式、调研行程,调研分组及人员工作安排等内容。为更加深入理解调研内容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意义,也要求同学们在准备工作期间多阅读调研课题相关的论文,以提高调研工作的目的性。
此次两位队长与指导老师的及时沟通及对相关事宜的修改和确认为调研活动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调研团队集体会议的召开也对22日-31日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区垃圾处理与环境状况
管理学院
赴城镇社区垃圾处理与环境状况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社区垃圾处理调查
伴随社会调查的持续开展,小组各成员在7月24日--7月26日期间自己所在的各个社区为中心跟踪调查了各个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状况。调查获悉:城市垃圾主要由环卫工人负责清理,他们将社区垃圾清扫之后将其堆积在一个固定的较大的垃圾点,然后由垃圾车负责清除运送;小区垃圾亦由小区环卫清理;某些地段垃圾,如临近商场店铺门前街道则由临近商店负责环保;农村垃圾处理一般是居民将垃圾倾倒在大的垃圾堆积点,后由专人负责处理;处理方式一是运送到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垃圾区掩埋或焚烧,有的直接倾倒在河道内。
在近几日,我组同学们到各个区域访问调查,通过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充分认识了环保工人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
三下乡——乡村小学支教
建筑与规划学院
赴辽宁省绥中县加碑岩乡加碑岩小学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加碑岩小学支教小组正式成立
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援教育。为乡村孩童送去关爱,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乡村孩童点燃希望之火,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团队计划12日到27日开展15天的小学支教活动。
7月12日早上,建筑与规划学院由11级景观系常乐带领的来自五湖四海的15人小组坐着火车来到了绥中县加碑岩乡,为加碑岩乡小学孩童送去关爱和正能量,这标志着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正式开始。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支持外,还得到了加碑岩乡政府的认可和大力的支持,小组内15名同学分工明确,并策划了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初次与小朋友相见得到了小朋友们的热情拥戴,相信未来15天的支教活动会进展的非常顺利。
来自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支教小组得到了热烈的欢迎,孩子们满心欢喜,我们信心满满,相信接下来的支教活动会非常顺利。
建筑与规划学院
赴辽宁省绥中县加碑岩乡加碑岩小学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加碑岩小学支教活动接近尾声,效果显著
作为大学生,支援乡村教育,为乡村孩童送去温暖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尽微薄之力,撒喜悦汗水,获丰厚回报,留珍贵回忆。
7月27日,天空是阴阴的,来自沈阳建筑大学的15名学子收拾行囊,踏上返乡路途,加碑岩小学孩童流下不舍的泪水,时至今日,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
在沈阳建筑大学和加碑岩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支教活动进行的异常顺利,支教小组精心准备的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乡村孩童单调的生活,精彩的支教活动深深吸引了乡村的小孩,大学生们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们人生的轨迹。
离别时孩子流下了不舍的眼泪,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了温暖,也为支教小组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回忆,相信支教的意义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发深远。
校园文化实践调查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赴大连“大学校园文化”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文化调查
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教育是决定孩子命运的金钥匙。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从暑假做起,调查家乡各个大学的校园文化,了解其他高校的底蕴,交流并共同进步。
7月26日上午,我们团队一行四人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开始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调查活动第二站,对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文化的调查。刚到学校便有同学迎接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建于1949年,早期是大连大学工学院。此次出行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在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拜访了学生会、社团了解了大工学生会及社团的运作情况及文化代表。同时中午在大工食堂用餐。同时下午在同学的带领下参观学生宿舍。
这是实践团队启程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对大工的调查给了实践队员巨大的鼓励,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圆满。
专业调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赴沈阳市各混凝土路面砖厂“Concrete On The Way”暑期市场调研社会团队
参观万融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重视环境保护、关心材料应用、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关心建筑材料的实际应用。作为当代大学生,保护环境从细节做起。
7月23日上午,在潘文浩老师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万融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了混凝土路面砖的生产原料、生产流程及实际应用。
在此次参观学习中,指导老师与公司领导做了良好的沟通,队员们对整个混凝土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参观学习,也对混凝土路面砖的生产原料及实际建筑产业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为接下来的市场调研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实践团队第一次外出行动,来到路面砖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队友们对混凝土路面砖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信接下来的活动会更加顺利圆满。
V爱驿站,无偿献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赴沈阳站V爱驿站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沈阳南站V爱驿站无偿献血
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引导研究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作用。材料学院以暑期实践活动为契机,于7月25日下午,学院研究生党支部7名党员及志愿服务协会6人一行13人一同在v爱驿站进行了关于无偿献血的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当天,在v爱驿站旁边的血站里,经过血站医护人员对献血人员的要求,同学们对献血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同学们按顺序进行了领表登记、血型测定、体检、抽血和观察休息,在医护人员的讲解和鼓励下,奉献爱心的同学们每人献出了200cc到400cc不等的献血。
通过这次无偿献血的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无偿献血的知识,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体会到了这种利用特别的方式帮助别人的乐趣。希望广大师生能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向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关爱留守儿童
我们在行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赴新民市七家子村“关爱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家访并支教新民市七家子村留守儿童
教育是决定孩子命运的金钥匙,而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对知识重要性的意识。此外,因父母长期在外,亲情的缺失更是让幼小的心灵饱尝孤单思念的煎熬,造成儿童心灵自闭,内向胆怯。我们只有亲眼目睹孩子们窘迫的家庭环境,才能对症下药,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的辅导,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7月25日上午,我们团队来到七家子小村居委会,简要了解了七家子村有多少留守儿童,大家纷纷带着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文具,还买了水果,到各个留守儿童家进行家访。记录每个儿童的家庭情况,并将他们进行支教分组。这是我们踏出的的第一步,标志着我们的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次家访,简单分组的活动里,校方领导,村委会以及村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队员们热情耐心,分工明确,温柔和善的对待留守儿童及他们的亲人,并慢慢开始融入孩子们。孩子们偶尔主动的发言也拉近了我们跟他们的距离。为我们接下来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交流以及知识的拓展夯实了基础。
这是实践团队启程来到七家子村的最后一站,孩子们的天真让我们的实践队员非常欣慰,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赴营口市鲅鱼圈区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爱心支教 从我做起
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援教育。教育是决定孩子命运的金钥匙,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能创造未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志愿教育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7月24日,一转眼我们已经在这里支教三天了,尽管山家子小学的教室、教学设备都很简陋,但那是孩子们的劲头却特别的足,在这里每天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浓浓的情谊。
在我们支教的过程中,校方领导和孩子家长们都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队员们分工明确,策划了大量的基础教学课程和知识拓展课程,为孩子们夯实了基础、增长了见识。当天的第一节课是英语课,队员的精彩授课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为接下来的支教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实践团队与孩子们的老师们共同协作,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不同以往的课,这教室虽小,但是同学们听得却十分的认真。相信我们实践团队接下来的活动会更加的精彩。
同建绿色和谐家园
设计艺术学院
赴海城、盘锦、营口开展中部城市与沿海城市环境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深入了解沿海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城市,一系列的围绕环境保护为核心的评比彰显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作为大学生,我们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更加培养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月15日,我们在学校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及有关个人环境保护的小问题,准备实践所需摄像物品,准备出发。7月20日我们几名队员在一起商讨了未来几天的工作计划,对未来几天的工作进行了一个整体的部署和职责的分配,并确定了工作日程。这为7月21日到31日的调研工作能持续有效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经济发展
传递社会精神
弘扬社会振兴
设计艺术学院
赴济南市、槐荫区、正华园小区,以改革、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华园小区实践基地成立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实践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12-1班12名同学对济南市家庭附近的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社会实践。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市自中国在20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团队在前期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拟从基本内涵、内容维度、实现路径等方面对济南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进行梳理,以便使此问题的研究能更深入地展开。
这是实践团队启程来到正华园小区的第一站,实践基地的成功建立给了实践队员巨大的鼓励,相信接下来的活动会更加成功圆满。
社会实践三十年
投身改革再出发
设计艺术学院
赴内蒙古呼和浩特政府宾馆室内装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政府宾馆室内设计实地考察
为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学为所用,尽早的融入社会,我们团队深入施工工地,认真了解了行业的相关内容。
7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内蒙古泛华远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项目负责人,交谈了一系列行业以及专业内容。
在交谈中,我们受益匪浅。项目负责人谈到,她从2001年进入公司到现在,成长的很快,从开始只做室内效果图到现在入手建筑设计图纸,这个过程,就是凭借着努力,学习和兴趣,同时在参与每个大大小小的项目时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接触到了承包方的各种要求,只有多实践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此行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更加明了,项目负责人也进一步为我们安排了工作,随后我们会深入到施工工地进行实地学习,也相信我们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为快闪聚集
传递快乐正能量
设计艺术学院
赴沈阳千人快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小流汇海 快闪第一次正式排练
快闪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娱乐方式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新形式,如今浪潮也来到沈城。作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我们也决定亲身体验一把快闪热。
7月22日,下午两点的太阳正当头,但挡不住为快闪而来的沈城各处奋斗的同志们的热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长白桥北多才艺术中心的舞蹈教室,还没到约定时间就已经有许多人在等候排练,可见快闪对与我们年轻人的魅力。今天下午的排练过程中,大家通过小游戏增进感情,时全身心百分百投入联系,配合十分默契,当第一次完整地跳完整个舞时,全体成员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活动是快闪第一次排练,是快闪让我们聚集在此,一起创造快乐,我们看到了未来正式演出成功的希望,期待下一次排练的到来。
“青春献基层”专业见习团
“学为所用”就业创业锻炼行动
设计艺术学院
赴各家乡室内设计装修装饰公司实习、参观、访谈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校开展研讨会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结合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对于了解认识社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增加对社会、对职业岗位、对与人交往重要性的认识,都是非常必要的。提前对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和工作进行了解、在公司进行实习活动等就业锻炼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7月10日上午,我们在教室中针对在室内设计公司进行实践等问题开展了研讨会活动。只有制定好严谨的实践计划,才能与心仪的室内设计公司进行联系,才能继续开展接下来的活动。
在研讨会上,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为我们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在综合大家的想法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计划,同时也联系到了一些在自己家乡有影响力的室内设计公司,为接下来的实习、参观、访谈活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步,社会实践计划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目标,相信接下来的实习活动会更加充实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