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爱好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大连陆军学院开展青春军旅夏令营活动
为体验军旅生活,打造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由学校武装部举办的青春军旅首届军事夏令营暨首期学生教官集训活动于7月19日在大连陆军学院正式开始。
7月19日上午九点,武装部副部长赵浩轩和王磊、吴绍飞两位带队老师带领我校军事爱好者协会五十名学生奔赴大连陆军学院开展青春军旅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为期15天,采取正规军事化管理。营员通过严格的理论学习,正规的军事训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训练强化军事理论水平。下午两点,参与活动一行人员到达培训基地,得到了部队同志的热情接待。
7月20日,教官组织大家进行会操比赛,五个班级各十名同学,在班长的指挥下进行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等项目的比赛。动作标准、整齐划一,教官表示整体效果很好,个别细节尚需完善。经过训练,学员们学会并巩固了基本的军事动作。
7月21日,团队成员听取了由李越教授主讲的思想政治课-“如何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李教授通过具体事例为成员们深刻剖析了经常性思想工作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思想工作要结合实际的必要性,对营员们从事军训教官工作给予很大帮助。课余时间,营员们利用走廊里的黑板,设计出团队的宣传板报,每天的先进个人会在这里提名鼓励,激励营员们训练的热情。
7月22日,营员们开始学习军人基本队列动作要领和演示方法,锻炼在多人面前解说、演示的能力。
7月23日,左利忠主任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教授单兵训练要领,为营员们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授课辅导,培训营员们作为军训教官应该具备的能力。
7月24日,我校实践团与大连海洋大学实践团进行军训教官技能比赛。比赛项目包括军姿、停止间转法、队列、基本动作讲解演示等,我校实践团参赛同学态度认真、动作标准,获得比赛的胜利,得到了娄桂庭参谋的赞赏。
7月25日,营员们在教官的组织下进行踏乐队列练习。伴随着队列进行曲,营员们分组进行训练,对有问题的动作进行针对性辅导。尽管天气很热,营员们汗流浃背,还是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完成训练任务。
青春军旅夏令营活动使营员们适应了军营生活,培养了刻苦耐劳的精神,学会了基本军事技能,掌握了训练新生的方式方法。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团队成员会更加认真、刻苦,达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武装部青春军旅社会实践团供稿)
建筑与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北京开展建筑学学术交流采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建筑与规划学院创办D1杂志的初衷,是要为同学们搭建一个课堂之外,具有建筑专业独特风采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由D1杂志社策划部组建的建筑学学术交流采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采访建筑设计师,进一步提升了团队成员个人专业素养,搭建了学生与建筑设计师之间交流平台。
7月16日,D1杂志社策划部针对此次实践中即将采访的北京建筑师—王昀老师,进行了前期的采访策划和话题文案编辑。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团队成员认真地修改采访策划,对拟定采访时所需的问题以及对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状况进行了预测,为采访做好了详实的准备。7月20日,建筑学院D1杂志社成员一行14人将奔赴北京开展与知名建筑设计师王昀面对面的学术交流采访活动。
通过这次对采访策划的探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思考问题深度的重要性,团队成员期待着此行满载而归。(建筑与规划学院赴沈阳、北京开展建筑学学术交流采访活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丹东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历史记载着过去,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用青春去书写美好未来。 7月17日下午16时,实践团队指导教师戚红在E3-305会议室为团队成员们进行了走访红色足迹实践内容的动员与安排。7月18日上午,调研团队乘火车去往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参观、实践活动。
7月18日,在戚红老师带领下,团队成员一行13人奔赴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一站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主要陈列内容分布在陈列馆、空军专馆、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陈列场。在这里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第一次见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先烈们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在这里,团队成员集体感怀战争历史,一同表达了对保家卫国先烈们的敬仰之情。
7月19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侵朝美军多次对大桥狂轰滥炸,1950年11月桥被炸毁,中方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被称为“鸭绿江断桥”。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令人深受教育。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心灵受到震撼,接受了一次红色洗礼,更加坚定了为国奋斗的信念。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建立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将永远在后世子孙身上延伸,团队成员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实现新的跨越,奔向美好的未来!(理学院赴丹东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九•一八”博物馆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让我们不忘过去,铭记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追寻历史足迹,团队成员来到了九一八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7月18日,团队成员一行9人奔赴“九•一八”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上午10时,团队在“九•一八”博物馆集合后,集体进馆参观学习,了解馆内展出的历史内容,追溯先烈们的感人故事。红色革命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刻苦勤劳的品质,更强调社会责任,参观后团队成员一起集体讨论,分享心得,在交流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一天的参观实践,成员们不仅对“九•一八”历史有了系统的认识,而且深刻感受了先烈们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践中团队成员通过对每个事件的学习与记录,提高了团队成员学习红色历史的主动性。“九•一八”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为接下来几天的红色历史探究学习,进行了预热。(土木工程学院赴“九•一八”博物馆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主题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设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辽宁省丹东荣军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为充分发挥红色革命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作用,为大学生构筑强大的精神“城墙”。 设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经历过抗美援朝战火洗礼的“英雄城市”--丹东,在辽宁省荣军医院,开展关爱伤残军人志愿服务。
7月18日,在指导教师朱月秋老师的组织下,团队成员共同开会协商赴辽宁省丹东荣军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事宜。在会议中,团队成员明确了本次实践的目的: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同学们的志愿服务能力,对团队成员进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增强红色革命精神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了解退伍军人的真实需要;改善伤残军人的生活现状,提高其生活品质,增加团队成员的核心凝聚力以及社会公益心态,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为创新红色革命精神开发思路,使红色革命精神成为高校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让“红色文化”中蕴涵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引导我校学生塑造良好人格、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内涵。
会议明确了实践内容与方向,团队成员干劲儿十足。接下来的几天,团队成员将一同赶赴丹东荣军医院开展志愿服务,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靓丽风采。(设计艺术学院赴辽宁省丹东荣军医院开展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机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东北大学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选择问题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迎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探索未知的创业方向。从而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开拓新道路。
7月19日,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克勇老师带领团队一行5人前往东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上午9时,宋克勇在学院会议室为同学们进行实践内容的介绍与动员。10时,调研团队抵达东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进行课题调研,得到中心创业部黄晓颖老师和朱翠兰老师的热情接待。黄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创新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东北大学的相关创新创业政策。调研团队就地采访了东北大学的数个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了解他们所做的创业项目以及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看法。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切实的认识到了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建设的先进性,记录下了东北大学的相关扶持方法和政策,为我院乃至我校的学生创新创业建设汲取经验。与此同时,此次调研也引起了同学们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的思考,拓展了职业规划的思路。(机械学院赴沈阳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选择问题调研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校园景观公示语(双语)翻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景观公示语双语翻译既能在外国留学生中宣传校园文化,又能增强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应用能力。
7月20日至7月25日,团队成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景观介绍收集工作,并将全校数十个景点整理为无文字介绍、有中文介绍以及中英文介绍三大类。在这次的收集工作中,团队成员足迹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包括教学区的顶楼、教学区的外围,力求不遗漏任何一处校园景观。在16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团队总共收集了接近两百张的景观图片,为之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景观图片收集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安排的第一项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相信有了这些丰富的景观图片,团队的翻译会更加顺利。(外国语学院校园景观公示语(双语)翻译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大学生通讯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北京开展寻访校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增强大通社同学们的实地采访能力,增加我校同学与校友之间的沟通,7月21日至24日,团队成员赴北京各大公司对优秀校友进行了采访。
7月21日上午,团队赴北京中建华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对其董事长、北京校友会副会长、我校建机90-1班校友丁志华进行了采访。采访后,团队成员还有幸参与了丁志华与我校校友优倍商城总经理彭永强、悉地国际高级总监项国强、田妈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马世俊等校友的会谈,感受到校友间的浓浓情意。7月22日下午,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航丰公司总经理、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我校机制81-1班校友宫锡生热情的接受了团队的采访,采访中他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打拼经历,团队成员受益颇深。7月24日上午,北京正和工程装备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校友会副会长、我校建机81-3班校友史洪泉在百忙中接受了团队的采访。采访中史洪泉表达了他对母校深深的感情,这种"家"一般的情怀深深感染了团队成员。
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采访能力,增加了对母校的情感,还了解了众多优秀校友的成功经历,团队成员纷纷励志要成为勇敢追求梦想,永远心系母校的优秀建大人。(大学生通讯社赴北京开展寻访校友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万科春河里开展现代装配式住宅能耗调研及核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装配式住宅相比传统施工工艺住宅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与低碳减排特点。为了将理论实证,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将研究实践对象确定为沈阳市万科春河里17#住宅项目。该住宅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与三经街交汇处东北侧、彩电塔东南侧处。
7月20日上午10点,团队成员共计9名学生(其中7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与2位指导老师在C3-208会议室进行了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一次例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点:第一,9名学生将本周计划进行陈述,针对实践活动的主体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指导老师对大家的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了本周的核心工作——调研问卷的撰写与预调查;第三,队长做会议总结,在确定本周实践活动的计划后进行了具体分工。
例会的顺利开展使团队成员明确了本周活动的具体内容。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团队成员高效地完成了问卷撰写的任务。团队将在下周面向17#住宅楼的120户业主进行万科春河里装配式住宅节能减排满意度普查。调研得到的数据将为住宅全寿命周期能耗计算的建模与实证奠定有力基础。(管理学院赴沈阳万科春河里开展现代装配式住宅能耗调研及核算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辽宁天宝华瑞建材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是大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工科类学生,专业认知与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注入新鲜活力,形成青年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合力。
7月21日,材料学院赴辽宁天宝华瑞建材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一行14人奔赴辽宁天宝华瑞建材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整天的实践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上午8点,全体成员在学校集合后于校门合影,随后统一有序前往实践地。9点30分,团队成员到达辽宁天宝华瑞建材有限公司,得到公司马旭颖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上午,马部长就后续实践安排和实践分工情况对团队成员进行了细致讲解,针对企业文化,实践安全等注意事项向队员们作了细致讲解。午饭后,大家随工作人员参观了实验室,对公司生产的水泥助磨剂,混凝土添加剂等材料的制作检验有了相关认识,几位老师分别就实验操作和产品销售两方面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和阐述,并根据同学的提问进行了详实的交流。
实践结束后,同学们不仅对水泥和混凝土等领域的知识有了相关了解,而且对之后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实践中通过对相关知识学习与记录,更加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之后的实习和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学院赴辽宁天宝华瑞建材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土岗子村开展健康饮用净水进农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健康饮用净水进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对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农民饮用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践活动的地点位于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土岗子村,主要内容是了解当地水质情况及村民饮用水问题、实地检测水质指标并作出适当分析,最终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为村民安装净水装置。
7月22日,环境学院王冰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一行7人奔赴沈阳市新民土岗子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进行前期实地考察及调研工作。上午9时,王冰老师首先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动员。10时,调研团队来到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土岗子村的农户家中进行实地课题调研,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王冰老师带领实践成员就当地饮用水问题与老乡进行了细致询问,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也凭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了对水质问题的见解,为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多种思路。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增长了实践经历的同时,对于给排水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深入,使队员们体会到了学以致用、服务于民的意义和道理,对于队员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本次土岗子村之行为团队暑期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也为后续具体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赴土岗子村开展健康饮用净水进农村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文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北大学城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调研活动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选择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7月22日,文法学院孟庆鹏老师带领团队8人来到沈阳市青豆俱乐部考察学习创业经验,团队成员在此次调研中受益匪浅。
22日下午,孟老师在校园庭院为实践团队讲解了他自己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并鼓励实践团队走出校门去学习创业经验,在傍晚时分,团队成员抵达青豆创业俱乐部。青豆俱乐部合伙人张猛学长,孙哲学姐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并为实践团队讲诉了俱乐部的筹办以及运营情况。在参观,学习和交流中,孟老师就俱乐部管理,信息共享等问题为实践团队做了细致的讲解与实例规划。
通过此次青豆俱乐部的创业体验之旅,使团队成员学习到了创业中创业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为下一步的创业实践做了有效的知识准备。(文法学院赴沈北大学城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调研活动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开展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就业是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将就业比作一艘航船,那专业知识就是它起航的风帆。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专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意识应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7月23日,实践团队成员一行15人奔赴中国(沈阳)移动通信集团开展实践活动,上午9时,实践团队抵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公司负责人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标志着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展无线通信技术学习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的营业大厅,会议室。公司负责人及员工们给予实践团队大力支持,队员们在负责人的介绍下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在当天的活动中,团队成员还针对网络、通信的普及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同学们表现出的渴求知识的积极态度受到了公司领导及员工的一致好评,同时这也为接下来深入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参观学习活动,针对网络、通信的普及进行调研,有助于实践成员对今后通信领域发展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实践成员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信息学院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开展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暑假社会实践团供稿)
交通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活动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了解民族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交通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了参观学习实践活动
7月23日,学院14级辅导员李依默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一行8人奔赴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主题暑期社会实践。23日中午,实践团队抵达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得到了纪念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纪念馆的解说员热情的为队员解说了辽沈战役的历史片段,在解说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听讲,了解了许多革命历史知识。
通过此次实践,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辽沈战役的一些历史性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接下来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将开展老战士的走访调研,期许在革命先辈身上获取更多的红色历史和事迹。(交通工程学院赴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走访红色足迹,拜访革命先辈”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