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暑假社会实践工作简报(第2期)

发布时间:2015-08-05     作者:   点击:[]

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调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了解沈阳各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并为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7月18日至7月21日,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0人奔赴沈阳市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主题调研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20日上午9时,指导教师曹旭为同学们进行了实践内容的介绍与动员。10时,调研团队前往沈阳医学院、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主题调研。实践中,团队成员为各大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并对20名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了采访。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对各高校大学生的采访的总结,大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抽样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有效推动作用。实践中团队成员更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总结,提升了工作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赴沈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问卷调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建筑与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大东区培智学校开展建筑梦想之旅宣讲活动

为了更好的关爱罹患孤独症的孩子,团队成员们利用暑期来到沈阳市大东区培智学校开展了“建筑梦想之旅”宣讲活动,队员们一对一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模型,尝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建筑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内心,赶走他们的孤独。

7月21日,团队成员一行15人奔赴沈阳市大东区培智学校,配合培智学校老师们带领自闭症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模型。队员们依照前期的准备,带领孩子们做了简单几何拼接和色彩的涂鸦。在队员们的努力下,他们学会了用七巧板的形状去拼出各种小动物的图案,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去涂鸦天空草地,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对于色彩的敏感是令人惊喜的。学校老师为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感到自豪,同时也对队员们的辛苦作出了高度评价。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的努力付出收获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更让队员们感受到关爱孤独症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去发掘自闭症孩子潜在的才能。(建筑与规划学院赴沈阳大东区培智学校开展建筑梦想之旅宣讲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建筑与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开展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调研活动

7月28日,建筑与规划学院赴沈阳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了沈阳城市学院建筑工地,亲身感受了工人们的饮食环境和住宿环境。

团队成员在学院赵永麒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前往建筑工地,对工地厨房和宿舍进行了参观。在工地现场,队员们看到:厨房是一间3m*4m大的屋子,里面一角搭着灶台,两位厨师吃力的用超大的翻铲“炒”锅里的卷心菜,这些菜就是工人们的晚饭。在18时前后工人们陆陆续续的端着水瓢排队打饭,打完饭后就地围着几张小桌子吃饭。团队成员经过随机询问,得知工地上常年的伙食大都是茄子、土豆、大白菜等家常菜。对于工人们的宿舍,据了解这个工地有200多个工人,住在每个4m*5m的屋子里条件也比较拥挤。

这次工地的亲身体验之行,让我们切实的感受了农民工工作环境的艰苦,他们平时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营养供给和休息条件需要给予不断的改善。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农民工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农民工争取良好的社会福利,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筑与规划学院赴沈阳开展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调研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文法学院“呼吁社会关注自闭患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关爱自闭症患儿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7月23日至7月30日,在许音老师和徐英儒老师的指导下,文法学院“呼吁社会关注自闭患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赴铁岭泡泡跑现场、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沈阳V爱驿站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呼吁社会各界对自闭儿童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月23日,团队成员奔赴铁岭泡泡跑活动现场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BubbleRun泡泡跑,源自美国,被称为“地球上最开心的5公里”,7月23日在铁岭举行。据悉,每奔跑一公里会相应的向“点亮星光——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捐出相应的善款,这是将公益与欢乐完美的相结合。团队成员在装备发放处、泡泡气站、车辆运营处等各个工作岗位为参与活动的人群提供服务。通过一天的志愿服务,同学们身体力为向社会呼吁关注自闭症儿童默默付出,积极贡献。

7月30日,团队成员奔赴沈阳V爱驿站与“V爱新媒体联盟”负责人及“点亮星光—关爱自闭症患儿”项目负责人探讨关于借助“V爱驿站”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呼吁社会对自闭症儿童更多的关注。

通过本次的志愿服务之行,队员们对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们相信有大家的陪伴,自闭症儿童不再孤单。这个夏天,队员们用奔跑点亮星光,在志愿服务中贡献出了青春力量,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文法学院“呼吁社会关注自闭患儿”开展关爱自闭症患儿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暑假社会实践供稿)

机械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青岛莱西建筑总公司开展机械行业调查认知活动

为了解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常用工程机械的结构以及具体工程机械的使用方法,团队一行5人前往山东青岛莱西建筑总公司开展了此次机械行业调查认知实践活动。

7月25日至26日,团队成员来到莱西建筑第五分公司施工现场,学习小型装载机的结构、驾驶及其应用。25日上午,团队根据所学知识研究了小型装载机的结构,莱西建筑第五分公司的小型装载机驾驶员向团队介绍了小型装载机驾驶的有关规定和驾驶方法,就驾驶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团队成员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并细致解答了团队成员的问题。随后团队队长根据莱西建筑第五分公司小型装载机驾驶员的指导进行了一次小型装载机对配料机上料的操作。26日,团队成员在莱西建筑第五分公司的施工现场,参观了由塔式起重机参与的混凝土拌和料的垂直输送,小型装载机对配料机进行石子、细沙的上料,人工通过操纵搅拌机制造混凝土拌和料,再由塔式起重机输送拌和料的工程机械作业的工作流程。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基本学会了小型装载机的驾驶作业,通过对小型装载机的研究,提高了队员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机械工程学院赴山东青岛莱西建筑总公司开展机械行业调查认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设计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沈阳建筑大学心理咨询室设计改造实践活动

为使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环境更加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2015年暑期,设计艺术学院心理咨询室设计改造团队开展了针对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设计改造实践活动。

心理咨询室的改造活动自18日开始后已经进行一周。实践团队队员们每天上午九点准时工作,午餐休息后接着工作至下午六点,直到天色渐暗才收工。一个周的时间已经完成了两面墙的墙画设计改造。

在工作过程中,队员们克服工作环境停水、停电、白天不通风、光线暗等多种困难,尽自己所能使墙画的效果展现出来,受到了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和其他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看着心理咨询室周围的环境经过自己的双手慢慢发生改变,每个队员心中无不充满成就感,相信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加成功。(设计艺术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心理咨询室设计改造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民用建筑内悬浮颗粒物来源的解析研究活动

室内颗粒物污染逐渐成为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胁,开展室内颗粒物气溶胶的来源解析研究,对从源头控制室内颗粒物源,从而降低室内PM2.5、PM10的污染水平,改善室内人居环境,保障室内人员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月23日,实践团队正式发布了网络调查问卷,截至7月24日晚十点共收集了网络问卷267份。问卷来源主要以辽宁省为主,广泛分布全国各地。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居住建筑室内污染物来源和净化方式等。

7月24日-7月26日,实践团队在流体力学实验室进行了正式测试前的两次试测,其中对滤纸的摆放形式和填充方式进行了多次改良,此外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对结果影响较大的误差,并对其进行改良。例如,空气中含水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读数时间、测试间隔时间等。其中空气中含水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经小组成员讨论,增加一台玻璃干燥器,对测试试件进行干燥前后两次测试。

7月27日上午9点,于水老师,黄凯良老师和冯国会老师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最后的指导,并召开了社会实践动员会。老师再次强调了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和数据采集及处理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经过团队成员的努力,社会实践工作进展顺利。实践团队发布了网络版调查问卷,共收集来自全国问卷267份,预计将收集网络问卷500份。接下来实践团队将通过实践活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对从源头控制室内颗粒物源,从而降低室内PM2.5、PM10的污染水平,改善室内人居环境。(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民用建筑内悬浮颗粒物来源的解析研究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周边农村收集农村改水工程相关知识

7月29日,环境学院潘俊教授带领实践团队来到沈阳市水务局农村饮水改造办公室进行课题调研,得到办公室吴主任的热情接待。

吴主任系统细致地从农改水工程来源和运行现状两方面为调研组人员进行讲解和阐述,并根据学生的提问,与随行学生就农改水的意义与应用进行交流。交流结束后,调研团队还阅读了农改水工程未来规划,通过在农改水办公室的调查学习,同学们对农改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不仅对农改水的发展情况有了深入了解,而且知晓了农改水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作用。实践中通过对农改水相关知识学习与记录,更加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沈阳周边农村收集农村改水工程相关知识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交通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协助研究活动

为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7月26日,学院宋福春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一行10人奔赴沈阳市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26日上午9时,宋福春老师在会议室为同学们进行实践内容的介绍与动员。10时,团队抵达沈阳市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得到了公司技术人员的热情接待。公司工作人员对即将开始的“在役桥梁基础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和“斜拉桥锚索结合处腐蚀状态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这两个科研项目进行了讲解,并根据队员们的提问,与随行学生针对其意义与应用进行了细致交流。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公司的实验室,熟悉了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通过一天的实践交流,大家观察到了科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对未来近二十天的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圆满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交通工程学院赴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协助研究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部分小微企业开展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引导调研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小微企业创业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条新型的就业渠道,为了深入分析和了解小微型企业创业的前景,为大学生小微型企业创业提供建议和引导,信息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赴沈阳部分小微企业开展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引导调研活动。

7月23日,刘天波、宫巍、田晓曦老师在会议室为实践团队同学们进行了实践内容的介绍与动员。7月29至7月31日,实践团队一行10人奔赴沈阳轩辕广告有限公司、沈阳圣涛广告有限公司及沈阳亿伯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等小微企业开展实践活动。调研过程中,这些小微企业创业者们,为队员们详细的讲述了公司的创业历程,提供了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的可行性建议,号召大学生踊跃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增长见识,积累经验。通过交流与探讨,队员们对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学生进行小微企业创业的流程,通过与小微企业创业者交流,对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这种就业形势进行深层的探讨,并从中获取建议,为即将就业和进行小微企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沈阳部分小微企业开展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引导调研活动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沈阳市营城子云益公益服务中心开展支教活动

为了促进农村与城市教育水平的平衡,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质量,让他们积极融入、适应当地的生活,使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7月30日,大学生志愿者协会一行21人赴沈阳市营城子云益公益服务中心开展支教实践活动。

实践中,队员们播放了精心准备的气象知识等科普类的知识课件,对孩子们进行气象知识及避难知识普及。随后,队员们为孩子们放映了科幻儿童电影,在欢笑中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实践队员们还一对一与孩子们结对子,深入了解他们作为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环境。

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找到了如何为外来务工子女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的方式与方法。实践中通过与孩子们的积极互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关爱意识,也为实践团队个人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志愿者协会赴沈阳市开展志愿服务调查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岩口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为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开展爱心支教活动,给他们带去知识,7月29日,材料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一行12人奔赴黔西南州晴隆县岩口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7月29日下午,团队一行12人到达岩口小学,实践团队与学校校长及相关教师进行了见面会,会上校长为队员们介绍了学校状况,随后实践团队便着手准备接下来的暑期支教工作。7月30日,在刘校长的陪同下,5名队员去村里招生,队员们与孩子们及其家长畅谈了整个下午,招生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7月31日上午八点,学生们到操场参加支教活动开班典礼,这标志着此次支教活动正式开始。

支教团队开设的课程除了语、数、英这样的基础课程外,还特别为孩子们增加了美术、实验、音乐等新颖有趣的课程,支教活动开展的短短2日已收到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好评,更受到了晴隆县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注,在实践团队的积极沟通下,他们有望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改善提供有效帮助。接下来队员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支教活动,并不断总结活动的经验,使支教活动开展的更加富有成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岩口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供稿)

上一条:学校派驻第二批驻村工作队到金星乡永安村开展工作
下一条:2015年上半年我校研究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