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第二届研究生“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的评图活动在我校建筑博物馆举行。此次竞赛由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主办、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承办,来自国内外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竞赛,为哈尔滨江北船厂社区活化与更新出谋划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竞赛评图评委组组长朱子瑜,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秘书长黄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曾鹏,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建军,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园林所所长赵志强参加了评图活动。经过评审,我校共有25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份、二等奖10份、三等奖11份。
我校一等奖作品展示

解甜、马可欣、钱静文、彭一鸥、杨文浩、陈晓睿团队作品《“逃离城市计划”——基于城市疗愈理念下的哈尔滨船厂更新与活化设计》

侯鑫瑞、方圆、罗莹、于珊、白佳汇团队作品《从“拾遗”——“拾忆”》

王健充、刘家伊、李印一、周福健团队作品《碳本溯源·循洄江岛》
评审中,所有图纸均以展板形式进行展示,供评委专家评判。我校研究生院院长袁敬诚向评委介绍了地块信息与设计条件。朱子瑜组织评委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点评与观点阐述,发表对于作品优缺点的看法和建议。最终,共评选出一等奖作品9份、二等奖作品22份、三等奖作品25份。此次竞赛评出的一等奖、二等奖作品在建筑博物馆一楼展厅进行展出,欢迎学校师生参观学习。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探讨如何激活再生这些地段的空间活力也是专业热点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织补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用地及空间的断点,使之重新嵌入城市的蓝图,并通过激活空间活力,构筑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是每一代设计人所需思考的问题。第二届研究生“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于2022年9月进行线上开题,共有30所国内高校、两所国外高校的866名来自城乡规划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建筑技术、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土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报名参赛(每组4-6名学生),截至今年1月,共收到109份设计稿件。评委专家认为,本次竞赛参赛作品方案水平普遍较高,图面表达清晰,有一定的创作水准,通过设计方案可以体现不同专业对于设计地块和设计主题的理解,也体现了不同专业在城市更新与空间活力问题上的相互交融与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