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要闻
建大要闻
建大要闻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实施“学科集群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开展专题学习

发布时间:2019-07-02     作者:   点击:[]

6月27日下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了本学期第4次理论学习,本次学习的主题是“实施‘学科集群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双一流’建设,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学校党委书记董玉宽,校长阎卫东,校党委副书记宁先圣,副校长严文复,校纪委书记王利印,副校长李宇鹏、冯国会、张珂及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发展改革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研究院,计划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冯国会、张珂分别作了学习发言。董玉宽主持学习并作学习总结。

冯国会在学习发言中指出,深入实施“学科集群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坚持特色引领学科驱动,着力构建“卫星环绕式”学科群,实现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张珂在学习发言中指出,要着重处理好主体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的关系,下大力气建设好多学科共用的综合科研平台,以学科建设全面带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在讨论中,阎卫东对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充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他肯定了学校在专业评估中取得的成绩,对学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此外,针对学校“双万计划”的申报准备工作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当前国内同类院校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之势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要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做好顶层设计,牢牢抓住机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要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升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董玉宽作了学习总结,他指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辽宁省委、辽宁省教育厅对辽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对于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围绕深入实施“学科集群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我们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在学科建设方面,一要正确把握学科建设的育人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地位,传承“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二要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时代性和规律性。以学校高质量的发展定位为出发点,适应学校当前发展阶段的需要,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学校学科教育的科学性、规律性,努力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三要把握推动学科建设的三个原则,即把握学科建设适度前瞻引领的原则,把握精准定位的原则,把握系统推进原则。进行学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四要正确处理推动学科建设的“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学校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推动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结构布局合理、产学研协同快速发展的一流大学学科体系。

在科技创新方面,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阶段性要求和内在条件的变化,深化科技创新领域的综合改革,优化学校科技创新的环境,主动对接“一带五基地”和 “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贡献。二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强协作配合,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资源整合。突出需求导向,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营造有利于创新成果产出的政策环境。三要加大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借助辽宁省和沈阳市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活动,落实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鼓励科研人员通过专利转让、成果许可、技术产权、创业企业等方式,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辽沈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

董玉宽强调,学校上下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强化学科建设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服务“一带五基地”和 “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努力完成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

撰稿:李楠 编辑:韩丹

上一条:我校聘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89级校友南军为兼职教授
下一条:学校举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辅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