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化学风建设,引导广大学子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4月23日,学校在体育中心文体馆召开“匠心筑梦·学风如磐”学风建设动员暨表彰大会。校领导董玉宽、严文复、张佩栋、夏柏树、王凤池,党委常委潘瑞、肖阳、林慧出席大会。

校党委书记董玉宽在会上讲话。他向所有获奖师生和集体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学风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全校师生员工致以敬意,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朋友们表示感谢。他指出,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未来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他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学风建设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争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同学们要做“博学”的践行者,珍惜宝贵时光,以如饥似渴的态度探索知识海洋,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夯实知识基础;要做“善建”的开拓者,向一届届优秀的建大校友看齐,勇于挑战智能建造、低碳建筑等领域的瓶颈难题,在攻坚克难中锻造本领;要做“厚德”的传承者,充分利用宝贵的资源,在吃苦耐劳中磨炼意志,在逆境风雨中淬炼品格;要做“大成”的奋斗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期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彰显建大学子的担当。二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争做润己泽人、守正创新的“大先生”。教师们要深化理论武装的“引领力”,以理想信念之基筑牢育人方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要强化课程思政的“穿透力”,在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入“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教育内容,让思政教育从“入眼入耳”真正走向“入脑入心”;要提升教师队伍的“辐射力”,学校将“弘扬教育家精神”贯穿师德师风建设主线,老师们要以“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感染学生,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三要发挥部门主管作用,争做协同联动、改革创新的“护航人”。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协同联动,教学管理部门要筑牢学风建设的“主阵地”,既要严抓质量提升和过程管控,又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国之重器”建设中锤炼过硬本领;学生工作部门要激活学风建设的“内驱力”,从第二课堂入手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各级服务保障部门要夯实学风建设的“硬支撑”,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服务理念,将“三全育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加强资源供给和协同联动,不断优化学习条件,精准响应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

董玉宽为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代表颁奖

严文复为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颁奖

严文复为特色工作成果奖获奖单位颁奖

张佩栋为辽宁省政府奖学金获奖代表颁奖

张佩栋为学风建设优秀成果奖获奖单位颁奖

夏柏树为各类竞赛获奖代表颁奖

王凤池为学校先进班集体获奖代表颁奖

潘瑞为自立自强之星获得者颁奖

肖阳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获奖代表颁奖

林慧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获得者颁奖

获奖学生代表为家长赠送鲜花
大会在视频《匠心筑梦·学风如磐》的播放中拉开序幕,一幕幕励志的画面、一组组精确的数据、一个个青春的印记,展现了学子们勇于追梦、敢于创新的青春风貌。大会分为“博学篇-筑梦建大”“善建篇-追梦创新”“厚德篇-圆梦育人”“大成篇-聚梦同行”四个篇章,知识的光芒照亮梦想之舟、实践的勇气铸就创新之魂、道德的土壤培育育才之林、团结的力量汇聚前行之潮,每一篇章,都是建大精神的璀璨展现,每一瞬间,都是建大学子昂扬斗志的生动写照,共同续写着奋进之路的辉煌篇章。
与会校领导分别为在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班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获奖学生代表为家长献花,共同定格家校协同的动人画卷。师生代表通过事迹报告、舞台展演、家庭访谈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家校师生协同奋进、共同追梦的故事。会议在师生合唱的歌曲《年少的你啊》中圆满结束。
2024年,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深化学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围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构建了“541”工作目标,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5门本科生课程获批辽宁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智能建造”与“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正式启用,一流专业建设持续推进;学校首次实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全盲审,其中11篇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学位论文,位列省属工科院校第一名,研究生培养质量稳中有升;学校还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全省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高校以及全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单位等多项荣誉,思政引领力显著增强。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代表、获奖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2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撰稿:郭盈 摄影:王希 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