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至10月,建筑与规划学院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求,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精心设计并开展了4期“路灯计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用专业心理服务为学生点亮成长“路灯”,实现“扶困”与“扶智”“扶志”的深度融合。四期辅导活动层层递进,带领学生构建起“认识自我—建立希望—突破逆境—学会感恩”的完整成长链条。
在首期“路灯寻己”主题辅导中,学生通过“相似圈”“OH卡联接”等热身活动快速破冰,在“生命长度”体验与“人生绘本”绘画环节,主动分享成长中的阳性事件,标注个人梦想与目标。各组在选举组长、制定“每个人都有表达机会”“严守保密原则”等组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信任与凝聚力,部分学生表示:“第一次在集体中感受到被完全接纳的安全感。”
“希望之路”主题辅导则成为学生规划未来的“导航仪”。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完成“希望曼陀罗”绘画——将人生目标绘于中心圆,用象征符号标注实现路径;通过“目标金字塔”书写练习,以动力、难度、信心三个维度为目标打分,让抽象理想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的行动方案。
“超脱逆境”主题辅导聚焦抗逆力培育。学生们在“逆境求存”书写练习中,坦诚回忆过往挫折经历,挖掘自身应对困难的内在资源;“浴火重生”绘画活动中,学生从“绘制希望画面”到“模拟破坏场景”,再到“修复残破画作”,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破局重生”的力量。
“懂得感恩、体验幸福”主题辅导以心理剧疗法为载体,引导学生聚焦“想感谢的人”。有的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现与家人、老师、同学的温暖互动场景,学生们在梳理情感的过程中收获了内心的平和。活动尾声,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等真挚感悟,成为“路灯计划”最温暖的注脚。
“路灯计划”不仅关注学生短期心理支持,更注重长期效果追踪,3个月后,学院将再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量表评估与访谈,深入分析积极心理特质的持续影响。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团体辅导方案,把“路灯计划”的有效经验推广至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专业心理服务助力学生养成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让每名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价值感,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