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深入学术合作与交流,1月19日、20日,我校教育部“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部“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本次系列学术讲座采用了线上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模式。1月19日下午,举行了启动仪式,引智基地外籍专家、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校长扬·阿布鲁丹教授,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外方主任、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校工程技术和工业管理学院院长万恰·格奥尔基教授通过在线方式参加仪式,我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吴玉厚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孙红、党委书记李颂华、常务副院长石怀涛等与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400余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由吴玉厚主持。
吴玉厚简要回顾了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多年来交流与合作的经历与成果,介绍了本次系列学术活动的背景、主题和开展方式,希望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外籍专家联合开设学术讲座,分享两国教育体系与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理念与新进展,推动学科交叉,激发学术创新活力,促进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后续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引智基地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扬·阿布鲁丹表示,将以本次学术活动为契机,通过为中方设立博士后交流基金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并预祝本次系列学术活动圆满成功。
启动仪式后,本次系列学术活动首场讲座由扬·阿布鲁丹通过在线方式作了题为“A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 the case study ofTransilvaniaUniversity of Brasov”的学术报告。扬·阿布鲁丹从多个层面详细介绍了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在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作出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措施。在场师生对扬·阿布鲁丹的报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就如何申请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青年科研人员如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疫情防控背景下对国际合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动向等问题与扬·阿布鲁丹进行了深度互动。
1月20日,万恰·格奥尔基以“Remanufacturing of Products in Circular Economy Context”为题带来了第二场学术报告。万恰·格奥尔基分别从绿色再制造概念、绿色再制造专用设备和课题组多年来在再制造研究领域的多个应用实例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下发展绿色再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搭建绿色再制造系统的主要途径。他提出,中国和罗马尼亚在绿色再制造技术等领域有着丰厚的合作基础,希望两国可以共建共享,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最后,吴玉厚在总结发言中指出,1月26日和1月27日将继续举办第三场和第四场学术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本次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此次活动,中方科研人员和同学们对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相关留学政策和机械制造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根据个人研究方向,踊跃参与到我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中,为我校国际化进程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闫广宇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