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乡村宜居与乡村振兴规划调研组启动会议(东北地区)在我校A2-405会议室召开。辽宁省科技厅农村处、我校、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乡村宜居与乡村振兴规划的战略专家、我校副校长冯国会,辽宁省科技厅农村处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议对规划的阶段性成果、顶层设计、工作方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此外,会议传达了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会议的有关内容,对乡村宜居与乡村振兴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方案的编制情况,从工作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调研内容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下一步要认真研究2021-2035 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农村专题工作方案的目标、研究内容,围绕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创新、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国家现代农业创新平台基地建设,聚焦制约东北乡村宜居和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开展调研工作。按照地域,成立东北地区乡村宜居与乡村振兴规划调研组及工作组,各工作组要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注重收集典型示范案例;各工作组要聚焦科技,要了解目前我国东北乡村的现状,找准问题,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注意阶段性,要有近期目标、长期目标、工作要有序推进;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哪些是基础性调研、哪些是共性调研,以目标、需求、问题为导向,提出一批关键技术,以适应未来15年我国乡村宜居与乡村振兴发展需要;要弄清楚“乡村宜居与振兴的关系”“生活与产业的关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技支撑与规划、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工业污染防治、乡村厕所革命、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乡村垃圾与固废处理、乡村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乡村风貌综合提升、乡村宜居科学评价体系、乡村养老产业与适老化设施、乡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乡村“节能减排”与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等几个方面开展调研及规划研究工作。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5年制定一次,与会专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并纷纷表示一定扎实工作,做好调研等基础工作,保证高质量完成本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撰稿:叶友林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