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根据学校党委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中要“聚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展开调研的具体要求,日前,校党委副书记宁先圣围绕《以“易班”为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研究》主题,深入师生群众,展开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从9月26日至10月11日,采取个别交流、集中座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宁先圣带队先后走访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易班发展中心,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和学生公寓等基层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各学院学生工作相关负责同志、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及易班工作站学生骨干代表等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易班建设及创新工作开展情况,重点询问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期间,宁先圣带队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5次,百余人参加座谈;考察了12个基层学院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听取了意见建议;实地走访5个部门,7个院级易班学生工作站;针对教师群体发放纸质调查问卷40份,针对学生群体在易班平台开展线上问卷调查,1200余人参与调查。
9月26日,宁先圣与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调研组成员展开讨论,确定网络思政及易班建设的调研目标和调研计划。
9月27日,宁先圣在校易班发展中心会议室组织召开专项调研座谈会。会上,宁先圣听取了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就本学院易班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针对网络思政工作目前的开展情况、特色亮点工作等方面与学院进行了深入交流,充分了解了网络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以“易班”为平台的网络思政工作新模式。
10月7日-10日,宁先圣在办公楼、学生公寓、校易班发展中心等地多次组织召开专项调研座谈会,学生处全体人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生骨干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宁先圣与参会人员就如何完善易班网络平台基础性建设工作、扩大平台应用范围、加大实用性功能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宁先圣还走访了7个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肯定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在易班平台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继续加强培训指导,着力解决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10月11日,宁先圣走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各学院汇报了线下课程教学与线上易班建设相结合的实际情况。宁先圣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及基础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探索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与各学院同志探讨了如何提高易班“一站式服务能力”。
本次调研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参与度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校依托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对于学生,易班是获取知识、获得服务的网络空间;对于老师,易班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效平台;对于学校,易班则是探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升网络德育工作效果的突破口。
宁先圣指出,网络思政工作对于我校具有特殊重要性和极端紧迫性。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工作刻不容缓。他表示,我校不仅要全力做好自身的网络思政工作,还要承担起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和省易班发展中心的建设重任,希望有关师生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确保我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创新、见实效。
调研中发现,易班建设存在“观念滞后、经验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有效做法不多”等问题,对此,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之中,没有较成型的经验或模式可以借鉴。针对这一现状,宁先圣指出,作为网络思政工作者,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找准方向、在摸索中理清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每一项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工作规律,认真总结,逐步形成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从而带动全省工作的顺利开展。
宁先圣指出,我校将以省网络思政中心为平台,继续积极推动全省易班试点高校共建共享,为加强全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繁荣大学生网络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