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辽宁省科技厅领导一行到我校调研“十四五”城镇化规划和科研平台建设情况。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来、二级巡视员张钢、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于丹梅和处内全体成员,学校校长阎卫东、副校长冯国会、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和有关同志以及各有关平台负责人参加调研。

会上,冯国会汇报了学校承担的辽宁省“十四五”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项目进展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趋势以及近年来辽宁省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项目的指导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拟开展的重点研究任务。

阎卫东表示,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国家提出的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眼于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技术支撑,要贴近2035年整个社会治理的有关要求。他强调,管理需要技术,需要手段,在规划城镇化领域的同时还要围绕沈阳建设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出发,要服务于沈阳和辽宁的总体经济建设和发展。
王学来强调,科技创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阶段中,科技创新规划至关重要,对此,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规划的整体思路要立足于用科技的手段支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思考在辽宁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进程中,科技应该做什么,科技能做什么,科技能做成什么;第二,要做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城镇化科技创新规划是辽宁省“十四五”规划中的一个方面,离不开辽宁省“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也离不开辽宁省城市建设区域规划;第三,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水平最根本的取决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立足全国、展望世界,要在对辽宁未来5年甚至是15年的发展预测基础上进行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第四,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到城镇化领域科技上,重点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联系最为紧密,是规划中要考虑的最根本的问题;第五,要认真研究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何用于支撑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辽宁,立足科技,认真梳理科技创新体系,注意5年和15年规划的衔接,进一步明确近期和远期的突破性成果。




科技厅领导一行还对我校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光伏一体化科研基地、中德节能示范中心、城乡生态景观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以上科研平台和项目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意见,为我校今后的科技创新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
撰稿:单丹 摄影:王希 编辑:韩丹